Luận văn tiếng Anh: 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考察(与越南语对比) = Khảo sát hệ thống thanh mẫ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Nhà xuất bản: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Ngày: 2011
Chủ đề: Tiếng Trung Quốc
Tiếng Hán
Tiếng Việt
Thanh mẫu
Ngữ âm
Miêu tả: 80 tr. + CD-ROM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án --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11
世界上,中国是越南最大的邻国之一。越南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和语言等方面上都有许多共同点。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壶和表达手段。就汉语与越南语语音系统的音节结构而言,声母都是两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作此篇论文的过程中,笔者致力于对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进行考察研究并与越南语对比,进一步考察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 本文的结构框架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括本文的相关理论问题. 第二章: 在以发音部位为立足点,发音方法为可比对象的基础上,笔者深入地描写汉语和越南语声母系统中每个声母音素的语音特征,将两者进行全面地比较求得指出其异同点。.第三章: 揭示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表现,分析梳理学生的偏误特点、根源并略谈一些纠正方法。
目录
0.前言 ........................................................................................................... ....................1
第一章: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问题综述.......................................... ....................................3
1. 1 现代汉语语音概说............................................... ....................................................3
1. 1. 1 什么是语音................................................. ........................................................3
1. 1. 2 语音的性质.................................... .....................................................................3
1.1.3 语音的基本概念........................................................................................................6
1.1.4 记音的符号...............................................................................................................11
1. 2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对比................... ...................................................................15
1. 2. 1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特点................................................................................ 15
1. 2. 2 汉语和越南语的音节结构对比........................................................................16
1. 3 现代汉语声母系统的形成及发展..........................................................................18
1. 3. 1 中古的声母系统............................................................................................... 18
1. 3. 2 上古的声母系统................................................................................................20
1. 3. 3 近代的声母系统................................................................................................22
1. 4 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24
1. 4. 1 语言对比理论统................................................................................................24
1. 4. 2 关于中介语理论的一些问题............................................................................24
1. 4. 3 偏误的相关理论概说题....................................................................................25
1.5 课题相关的研究情况................................................26
第二章: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考察及与越南语对比.....................................................28
2. 1 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考察..........................................................................................28
2. 1. 1 双唇音: b p m...................................................................................................31
2. 1. 2 唇齿音: f .................................................................................................... ..32
2. 1. 3 舌尖中音: d t n l ........................................................................................ ..32
2. 1. 4 舌根音: g k h...................................................................................................34
2. 1. 5 舌面音: j q x....................................................................................................35v
2. 1. 6 舌尖后音: zh ch sh r......................................................................................36
2. 1. 7 舌尖前音: z c s..............................................................................................37
2. 2 越南语声母系统考察..............................................................................................38
2. 2. 1 辅音 p b m 的发音.........................................................................................39
2. 2. 2 辅音 ph v 的发音.......................................................................................... ..40
2. 2. 3 辅音 t th n l 的发音................................................................................. ..41
2. 2. 4 辅音 c/( k) /qu kh h g/gh ng/ngh 的发音......................................42
2. 2. 5 辅音 ch nh 的发音.........................................................................................44
2. 2. 6 辅音 tr s r 的发音......................................................................................44
2. 2. 7 辅音 d gi x đ 的发音..............................................................................45
2.3. 汉语和越南语的声母系统对比...............................................................................46
第三章: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考察................................................................54
3. 1 考察数据结果....................... .................................................................................54
3. 2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表现........................................ ....................................55
3. 2. 1 n 和 l 的偏误.................................................... ...............................................55
3. 2. 2 “p”的偏误.........................................................................................................58
3. 2. 3 “q”的误读........................................................................................................ 59
3. 2. 4 “ch”的偏误.................................. ............................................... .................... 61
3. 2. 5 “c”的偏误..................... ....................................................................................63
3. 2. 6 “k”的偏误..........................................................................................................64
3. 2. 7 “b”的误读......................................................................................................... 66
3. 2. 8 “h”的偏误.................................. .................................................. .................... 67
3. 2. 9 “z”的偏误..................... .....................................................................................69
3. 2. 10 “zh”的偏误.......................................................................................................71
3. 2. 11 “sh”的误读...................................................................................................... 73
3. 2. 12 “j”的偏误.................................. ............................................... .................... 74
3.3.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75
结语................................ ..................................... ............................................................ 78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vi
参考文献......................................................................................................................... 791
0.前言
0.1.选题缘由
越南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长久友谊,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交流的不断发展,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也日益增多。在汉语教和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汉
语表达方面上出现了许多与汉语相关的问题,语音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
语音所出现的声母偏误现象非常普遍。 记得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笔者很幸运地认识
了一位中国留学生。这不是第一次我有机会跟一个中国人交际, 但是她真的给我留下
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她长得很漂亮吗?理由不是这样的,而是她用一口地地道道
的、 清清楚楚的、 极为标准的汉语跟我说话,因此一听她说我就被她的口音“ 特色”
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时我高兴极了,心理也觉得非常羡慕她。她就是第一个中国人让
我感受到并发现汉语之所以美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比较近似的词汇、语法结构或者一
套相同的书写方式---汉字等而就在语音这个方面,汉语也富有魅力。要是你能准确地
发音,那么你说出的每一句话、 你讲出的每一个故事也都可以像一首诗、 一支曲子一
样动听、 有节奏和音乐性。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谁不希望能用一口标准的汉语跟中国
人交际呢?。自从那个时候我更加喜爱汉语,同时也日益注重自己的汉语发音能力。从
以前到现在,无论在汉语学习、 工作还是研究过程中我都一直对汉语语音特别有心
得。
众所周知,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语音障碍也是语言障碍的
第一个关口。虽然语音的重要性很强,可实际上在中国和越南关于现代汉语声母研究
及与越南语对比的论文或文章是寥寥无几的。依我所知,迄今为止唯有于 2001 年发表
过一篇题为:《论越南学生对汉语声母的听觉和发音偏误》 的论文。
因此,笔者基于汉语教和学的需求、汉语声母研究的背景再加上自己对汉语语
音特别感兴趣决定以《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考察(与越南语对比)》 为研究课题。
0.2.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
*掌握汉语每个声母音素的语音特征。
*在将汉语和越南语声母系统作比较的基础上以指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揭示越南学生现代汉语声母的偏误表现。
0.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笔者要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2
综述本课题的有关理论问题。
正确和详细地描写现代汉语和越南语的声母系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
考察越南学生现代汉语声母实际的发音情况并对学生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
0.4. 研究方法: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采用:描写法,对比分析法,统计法, 实验语音法,
偏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汉语和越南语声母系统进行详细地描写及比较以
求得指出两者每个声母音素发音特征的异同点。对学生汉语声母偏误的调查结果进行
统计和分类。根据统计结果可以了解偏误出现的频率、 偏误的表现情况如何。
0.5. 研究对象、范围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声母系统中每个音素的语音特征并与越南语声母系统
进行对比,进一步以兴安技术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为调查对
象,对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进行考察。
0.6.论文结构:
除了前言、 结语和参考文献以外,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问题综述
第二章: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考察及与越南语对比
第三章: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考察3
第一章: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问题综述
1.1.现代汉语语音概说
1.1.1 什么是语音
世界上的声音各种各样,我们每天都被它们包围着。但到底什么是“ 语音”呢?有人
说语音是人发出的声音但拍手、 跺脚能说是语音吗?有人说 “ 语音”是人的嘴里发出的声音
但咳嗽、 打喷嚏也不是语音.........,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是否叫语音?自然界的声音不是人
类器官发出来的,所以不是语音;咳嗽、打哈欠虽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但只是一种
本能的反映并不起交际作用, 所以也不叫语音。
其实,顾名思义 ―语音‖ 就是 ―言语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换句话说语音是
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意义的载体。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
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 对于语音的定义可以总结为其三个要点: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
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等声音。
语音也不同于其他动物发出的叫声和人类发出的咳嗽声、鼾声等声音。
1.1.2 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理解语言的。语音的性质可从物
理(振动) 、 生理( 发音器官) 和社会(表示意义)三个方面来研究。
1.1.2.1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属于一种物理的运动,所以具有物理属性。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语音具有物理
方面的性质,也叫语音的自然属性。
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因振动而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
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振动波,这种振动波就是声波。(振动使空气质点发生疏密不
同的变化,形成声波)声波作用于人耳,由听觉神经传达到大脑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振动—声波—人耳听觉神经—大脑
传播声音最重要的是空气,但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里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或液体里传
播。
声波是一种纵行的疏密波。声波的振动有一定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4
振幅—振动的幅度。
周期—振动的周期。完成一个全振动需要的时间。
频率—空气质点在一秒钟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或发音体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即声波的频率)和发音体的大
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声带)
频率的单位叫赫兹,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 16—20000 赫兹之内。语音中音的
高低和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妇女 150—300 赫兹;儿童 200—250;男子 60—200。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声调主要是有音高构成
的。
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即声波的振幅)。振幅越
大,声音越强,反之越弱。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的力量强弱决定的。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在有的语言或方言中,音长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广州话:三[sa:m55] —心 [sam55]
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又叫音质。是不同的声音能够相互
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物体振动发出的音一般都是由复合波组成的,声音之所以有不同的音色就是因为除
了基音之外,还有各自的陪音,而陪音的多少、强弱、频率又是各不相同的。
纯音:只有一种单纯的频率。
复合音:不同纯音混合而成。
基音:复合音中频率最低的。
陪音:基音之外的音是陪音。
陪音的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呈现周期性,叫乐音。
陪音和基音在频率上没有整倍数的关系,呈现非周期性,叫噪音。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 3 种
-发音体不同。比如同是胡琴,有丝弦和金属弦之分;人的声带各不相同。
-发音方法不同。 比如同把胡琴的同根弦用手弹、 用弓拉不同;呼出的气流遇到阻碍用什
么方法克服。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把同样的弦绷在二胡和京胡上,由于琴筒不同,发出的声音不5
同;元音的发音,口腔是共鸣器, a 与 i 不同。
人类的发音体是声带,共鸣器是咽腔、鼻腔、口腔,就人而言决定一个音的音质的
除共鸣器、声带外,主要是由于声音的波形(纯音复合音陪音基音)。
总之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音色是语言用以区别不同意
义的基本要素。其他三种要素的重要性随不同的语言而不同。汉语中音高的作用极为重
要,音强和音长是次要的。
1.1.2.2 语音的生理性质(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示意图
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语音单位的差别是由发音器官
的不同而造成的。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6
根据发音器官在语音形成中的作用,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提供发音
原动力的肺和气管;作为发音体的喉头和声带;作为共鸣器的口腔、鼻腔和咽腔。
-肺和气管
肺是发音动力区。呼气(说话),吸气。
-喉头和声带
声带是发音体,声源区。喉头呈圆筒形,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当中有一对声带。声
带长度 13-14 毫米。中间的通路叫声门。声门可以打开或闭拢。人类的发音器官才从声带
到嘴唇有 170 毫米的通道。不说话时声门是开着的。
-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成音区。
口腔:上颚: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小舌
下颚:下唇、下齿、舌尖、舌叶、舌面、舌根
咽腔:在喉头上面,是口鼻食道会合的地方。可以活动的发音器官固定的发音器
官。
1.1.2.3 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语音具有社会性质。语音都是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
起交际作用的,这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语音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最
根本的性质。语音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声音,就在于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只有作为意
义的载体才能起社会交际作用。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音义结合不是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音词)。
+同样的意义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同义词)。
-语音是一个系统,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比如在普通话里,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大‖与―踏‖, ―罢‖与
―怕‖。而在英语中[p]虽然有别,但并不区分意义。比如: park,student。英语中清音浊音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普通话中不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有翘舌音(舌尖后音),
汉语许多方音无这一类音。
1.1.3 语音的基本概念
(1)音素7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比如 chuan,有四个音素 ch-u-a-n.音素的分为:
元音(母音) :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如 a o
e i u .
辅音(子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比如 b p m f 等。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 1) 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是否受阻。
( 2) 发音器官部位是否特别紧张。(元音均衡)
( 3) 气流的强弱。(辅音强,元音弱)
( 4) 声带是否振动,声音是否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总是振动的;发辅音, 有的声带
振动,有的不振动。
(2)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
成。
例如“飘”( pia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 (pi’ao)是两个音节。
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三个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汉语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如:儿化音节中音节与汉字不一致(一个音节两个汉字):课本儿( 3) ke benr( 2) 。
在快速朗读或说话时,出现两个字合成一个音节的情况: 我们( wom)什么
( shem)。
过去少数度量单位是两个音节合成一个字:( qian wa; limi; haili:俩:仨)音节
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如果对音节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语音的最小单位——
音素。
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 a
一个音节由多个音素构成: xue
音节的划分(确定)
+音响角度(从听觉入手)
+听觉角度(从发音入手)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8
(3)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 hao。如果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叫零声母,比如
“爱” ai。
声母与辅音的关系
-划分的角度不同
声母和韵母是中国传统的研究汉语语音的术语,古代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把每个字音分为
两部分。字音的前一部分叫―声‖,后一部分叫―韵‖,所以中国传统的音韵学又叫―声韵
学‖。声母和韵母是就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来分析的。辅音和元音是语音学上的术语,是
就音素本身的性质来分析的。
-范围不同
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都是声母。 ng 是辅音,但不作声母; n
既是声母又是韵尾。
韵母: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例如: cui。
韵母与元音的区别
-划分角度不同
-范围不同
韵母可由元音构成: ma jia kuai
也可由元音加辅音构成: kan ;feng
声调:
声调是某些语言中每个音节固有的,能够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
读法。 对声调调值构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音高”(与个人音域无关)。 调类是声调的
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汉语方言中最多的有 10 个调类。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按照传统习惯,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
调类(统称“四声”)。
阴平 音高由 5 度到 5 度,声音高而平,调值 55,称为“高平调”或 “ 55 调”
阳平 音高由 3 度升到 5 度,声音由中音升到高音,调值 35,称为“高升调”或 “ 35
调”9
上声 音高由 2 度降到 1 度再升到 4 度,调值 214,称为“降升调”或 “ 214 调”
去声 音高由 5 度降到 1 度,声音由最高音降到最低音,称为“全降调”或 “ 51 调”
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情况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 五度标记法” 来标记调值。请看下图:
声调的作用: ( 1)能区别意义。( 2)区别词性。( 3)产生韵律美。
如:妈 mā 麻 má 马 mǎ 骂 mà
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某些声韵组合相同的音节,用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可表达
不同的意义。如:
maiyan 买烟 卖烟 买盐 卖盐 埋盐 埋烟
guli 鼓励 孤立 故里
zhengzhi 政治 正直 整治 争执 正职
(4)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辨义作用归纳出的
音类。特点如下:
( 1)有区别意义作用
( 2)最小单位
( 3)语音系统
音位的归纳方法
将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加以比较,检验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凡是能
区别意义的,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属于同一音位。
音位变体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0
什么是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关系——类别与成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音位变体的分类
( 1)条件变体
( 2)自由变体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 1)对立原则——语音的辨义功能
是最为重要的标准。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互相替换之后就产
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如:
[kan51]干——[ kˊ an51]看
/k/: / kˊ /两个音位
( 2)互补分布标准
两个语音从来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就构成互补关系,可以归为同一个音
位。
拼音 音素 出现条
[ɿ] 紧接在 z[ʦ]、 c[ʦ‘]、 s后,如“字 zì[tsɿ]”
i [ʅ] 紧接在 zh[ʂ]、 ch[tʂ‘]、 sh[ʂ]、 r[ʐ]后,如“师 shī[ʂʅ]”
/i/ 其他情况下,如“你 nǐ[ni]” 、“家 jiā[tɕiA]” 等
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它们的分布条件又是互相补充的,这
两个音素就形成了互补分布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这一个音位
内所包含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音环境去识别这些音位变体。
如:
/a/——[a] [A] [ɑ] [ε ] 互补分布
( 3 相似原则
同一个音位的不同语音成分发音要相似、相近。
归纳音位还要注意:尊重语言的历史和当地人的语感,字母要少等等。11
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
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但有的音虽处于互补分布中,但语音差异过大,也不宜归纳为
同一个音位。如:
[m]——只出现于音节开头,作声母
[ŋ]——只出现于音节结尾,作韵尾
它们永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是互补分布的,但是语音差异大,仍归纳
为两个音位,这就是音感差异标准。
又如:
-i[ɿ] ——只出现在 z c s 后
-i[ʅ] ——只出现在 zh ch sh r 后
i ——出现在其他声母后
按互补分布原则可以将三者归纳为一个音位,然而按语音相近的原则,三者还有较
大的差异,因此很多人主张分为三个音位: /i/: /ɿ/: /ʅ/
语音近似原则要求归纳在一个音位里的变体应该语音相近,但这条标准较为模糊,
不如前两条标准客观。
1.1.4 记音的符号
记音符号是记录语音的符号。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从字形中看出读音来,
所以需要记音符号给汉字注音。
汉字的注音方式主要有:
记音符号: 反切、直音和注音字母(过去),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现在最常
用)
1.1.4.1 汉语拼音方案的一些问题
1956 年 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
于 1958 年 2 月 11 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汉语拼音方案之前的注音方法
( 1) 直音法
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例如:《说文解字》:“公,平分也,从八从厶,音司。”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2
( 2) 反切法
用两个汉字来注音。古人叫“反”或“翻”,也叫“切”。都是拼音的意思。其规则
是反切上字必须与所切之字同声母,同清浊;反切下字必须与所切之字同韵母,同开合和
四声。例如: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上字定声,下字定韵)
( 3) 注音字母
1917 年由读音统一制定的一套汉字拼音方案。字体为汉字笔画式。共有 40 个,其
中 37 供拼写北京音之用,其余 3 个用于方言注音。 1930 年改称注音符号。
( 4) 其他
A.威妥玛式(英)
英国威妥玛所拟制的汉语拼音方案。 1867 年提出。初作为外国使馆人员学习汉语的注
音手段。后扩大用途,成为音译中国地名、人名和有关事物名称的通用标准。拼法上部分
尖团音,用较多的附加符号。例如: t’ien(天), hsia(下)。
B.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我国文字改革史上,第一个由专家集体拟订的用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拼写汉语
的方案。 1926 年由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发表, 1928 年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第一式是
注音字母)由当时政府公布。例如: iou 幽 you 由 yeou 有 yow 右。
C.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1933 年提出。采用音素字母;不标声调;分尖团音,不写出舌尖元音等。 Latinxua
Sin Wenz.
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与用途
同过去的注音方法相比,汉语拼音方案有如下优点:
( 1) 符号数目少,基本字母只有 26 个。
( 2) 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便于国际上交流。
( 3) 字母音素化,用来记录或分析语音准确灵活,便于外国人学习汉语。
( 4) 给汉语注音,便于推广普通话。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
1)给汉字注音;
2)用于推广普通话;13
3) 用来音译人名、地名、科学术语等;
4) 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提供参照。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内容:
① 字母表;②声母表;③韵母表;④声调符号;⑤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
( 1)基本符号二十六个,数量较少,便于使用。
( 2)采用拉丁字母,利于国际通行。
( 3)字母记录汉语音位,简洁而实用。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来历及原理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
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
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
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
汉语拼音的一种吧。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 注音
字母” ,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
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
“ 汉语拼音方案” ,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汉字“ 拉丁化” 方案,于 1955 年—1957 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
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源于近代以来在中国开展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国的拉丁
化新文字是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在苏联创制的,其目的是在苏联远东的 10 万华工中扫除
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
当时的苏联政府把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中扫除文盲也列为苏联本国的工作任务,于是,
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
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 1929 年由莫
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 1930 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
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 1906 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4
母》和 1908 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 1926 年的国语罗马字和 1931 年的拉丁
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31 年 5 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
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 1931 年 9 月 26 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
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拉丁化新
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华工中推行,出版书籍 47 种,刊印 10 多万册,许多华工学会了
新文字,可以用新文字读书写信。
1933 年,拉丁化新文字介绍到国内。 1934 年 8 月,上海成立了“ 中文拉丁化研究
会” ,出版介绍拉丁化新文字的书籍。接着,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都先后成立了拉
丁化新文字团体,甚至在海外华人中也成立了这样的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据统计,从
1934 年到 1955 年二十一年中,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总共有 300 多个。 1949 年,吴玉章给毛
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
若、茅盾等人研究,于 1949 年 10 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
拼音方案。
在 1951 年,毛泽东就指出: “ 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
向” 。但是,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经过了反复斟酌的。毛泽东到苏
联访问时,他曾经问斯大林,中国的文字改革应当怎么办;斯大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
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泽东回到北京之后,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制订民族形式的
拼音方案。同时,上海的新文字研究会停止推广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产生。
1954 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
种汉语拼音方案 1600 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1955 年 10 月 15 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
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
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毛泽东报告,他说,民族形式方
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毛泽东同意采用拉丁字
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
1958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
音方案。这个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别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15
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它是我国三百多年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
音方案经验的总结,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1977 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 名从主人” 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
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
1982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 ISO 7098 号文件。国际标准 ISO 7098(中文罗马字
母拼写法)写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8 年 2 月 11 日)正式通过的
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
1.1.4.2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上最通用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国际
语音学会 1886 年成立于伦敦, 1888 年公布,已经使用了 100 多年。
国际音标的优点
符号和音值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一音一符,一符一音,不会发生标音含混的情
况。(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音标的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种语言的拼音字母,又有许多符号做补充。
标音的字形是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制定的,易于掌握。
宽式音标法与严式音标法
宽式音标法
用音标标记语音的方法之一。即同一音位的音素变化不论多少个,都只用一个音标来
标记的标音法。如/a/:[A][a]等。可以把音标数目限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严式音标法
对一种语言事实存在的每一个音素(不管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都用特定的音
标加以标记的标音法。如现代汉语中较低的舌面原因可属于同一音位/a/,而此法标记时,
必须分别标为[a][A]等.
1.2.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对比
1.2.1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特点
语音是语言的音流,是语言的特质材料,是语言的外观形式。汉语语音包括音节,
句调,重音和节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的。
有些比较复杂的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三个部分。汉语普通话以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6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语普通话语音有下面几个主要特点:
没有复辅音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现代越南语是以河内音为标准音(该问题现在还在争论)。越南语语音系统是由二十
三个辅音,十一个单元音,三个双元音,两个半元音,六个声调和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
的。越南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数量都多于汉语。越南语语音系统中元音系统比较复
杂。
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一定的规则互相组合,构成汉语的 400 多个音节。汉
语中音节数量较少,开音节占优势,音节与音节间区分明显。同为有声调的语言,越南语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越南语有 157 个基本韵母和 6 个声调组合成 2 千多个音节。
汉语,越南语有着基本相同的音节结构类型,因此既可以用中国传统的音韵学的分
析方法,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去分析比较汉-越语的语音系统,也可以用国际通
行 的 元 辅 音 分 析 法 去 分 析 比 较 汉 语 和 越 语 的 语 音 系 统 。 从 辅 音 系 统 看 , 汉 语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等 21 个声母,加上作韵尾的鼻韵母
ng 共有 22 个辅音。越南语的语音系统由 22 个辅音(即声母)组成
Do Drive thay đổi chính sách, nên một số link cũ yêu cầu duyệt download.
Password giải nén nếu cần: ket-noi.com | Bấm vào Link, đợi vài giây sau đó bấm Get Website để tải:
Nhà xuất bản: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Ngày: 2011
Chủ đề: Tiếng Trung Quốc
Tiếng Hán
Tiếng Việt
Thanh mẫu
Ngữ âm
Miêu tả: 80 tr. + CD-ROM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án --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11
世界上,中国是越南最大的邻国之一。越南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和语言等方面上都有许多共同点。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壶和表达手段。就汉语与越南语语音系统的音节结构而言,声母都是两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作此篇论文的过程中,笔者致力于对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进行考察研究并与越南语对比,进一步考察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 本文的结构框架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括本文的相关理论问题. 第二章: 在以发音部位为立足点,发音方法为可比对象的基础上,笔者深入地描写汉语和越南语声母系统中每个声母音素的语音特征,将两者进行全面地比较求得指出其异同点。.第三章: 揭示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表现,分析梳理学生的偏误特点、根源并略谈一些纠正方法。
目录
0.前言 ........................................................................................................... ....................1
第一章: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问题综述.......................................... ....................................3
1. 1 现代汉语语音概说............................................... ....................................................3
1. 1. 1 什么是语音................................................. ........................................................3
1. 1. 2 语音的性质.................................... .....................................................................3
1.1.3 语音的基本概念........................................................................................................6
1.1.4 记音的符号...............................................................................................................11
1. 2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对比................... ...................................................................15
1. 2. 1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特点................................................................................ 15
1. 2. 2 汉语和越南语的音节结构对比........................................................................16
1. 3 现代汉语声母系统的形成及发展..........................................................................18
1. 3. 1 中古的声母系统............................................................................................... 18
1. 3. 2 上古的声母系统................................................................................................20
1. 3. 3 近代的声母系统................................................................................................22
1. 4 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24
1. 4. 1 语言对比理论统................................................................................................24
1. 4. 2 关于中介语理论的一些问题............................................................................24
1. 4. 3 偏误的相关理论概说题....................................................................................25
1.5 课题相关的研究情况................................................26
第二章: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考察及与越南语对比.....................................................28
2. 1 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考察..........................................................................................28
2. 1. 1 双唇音: b p m...................................................................................................31
2. 1. 2 唇齿音: f .................................................................................................... ..32
2. 1. 3 舌尖中音: d t n l ........................................................................................ ..32
2. 1. 4 舌根音: g k h...................................................................................................34
2. 1. 5 舌面音: j q x....................................................................................................35v
2. 1. 6 舌尖后音: zh ch sh r......................................................................................36
2. 1. 7 舌尖前音: z c s..............................................................................................37
2. 2 越南语声母系统考察..............................................................................................38
2. 2. 1 辅音 p b m 的发音.........................................................................................39
2. 2. 2 辅音 ph v 的发音.......................................................................................... ..40
2. 2. 3 辅音 t th n l 的发音................................................................................. ..41
2. 2. 4 辅音 c/( k) /qu kh h g/gh ng/ngh 的发音......................................42
2. 2. 5 辅音 ch nh 的发音.........................................................................................44
2. 2. 6 辅音 tr s r 的发音......................................................................................44
2. 2. 7 辅音 d gi x đ 的发音..............................................................................45
2.3. 汉语和越南语的声母系统对比...............................................................................46
第三章: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考察................................................................54
3. 1 考察数据结果....................... .................................................................................54
3. 2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表现........................................ ....................................55
3. 2. 1 n 和 l 的偏误.................................................... ...............................................55
3. 2. 2 “p”的偏误.........................................................................................................58
3. 2. 3 “q”的误读........................................................................................................ 59
3. 2. 4 “ch”的偏误.................................. ............................................... .................... 61
3. 2. 5 “c”的偏误..................... ....................................................................................63
3. 2. 6 “k”的偏误..........................................................................................................64
3. 2. 7 “b”的误读......................................................................................................... 66
3. 2. 8 “h”的偏误.................................. .................................................. .................... 67
3. 2. 9 “z”的偏误..................... .....................................................................................69
3. 2. 10 “zh”的偏误.......................................................................................................71
3. 2. 11 “sh”的误读...................................................................................................... 73
3. 2. 12 “j”的偏误.................................. ............................................... .................... 74
3.3.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75
结语................................ ..................................... ............................................................ 78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vi
参考文献......................................................................................................................... 791
0.前言
0.1.选题缘由
越南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长久友谊,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交流的不断发展,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也日益增多。在汉语教和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汉
语表达方面上出现了许多与汉语相关的问题,语音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
语音所出现的声母偏误现象非常普遍。 记得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笔者很幸运地认识
了一位中国留学生。这不是第一次我有机会跟一个中国人交际, 但是她真的给我留下
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她长得很漂亮吗?理由不是这样的,而是她用一口地地道道
的、 清清楚楚的、 极为标准的汉语跟我说话,因此一听她说我就被她的口音“ 特色”
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时我高兴极了,心理也觉得非常羡慕她。她就是第一个中国人让
我感受到并发现汉语之所以美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比较近似的词汇、语法结构或者一
套相同的书写方式---汉字等而就在语音这个方面,汉语也富有魅力。要是你能准确地
发音,那么你说出的每一句话、 你讲出的每一个故事也都可以像一首诗、 一支曲子一
样动听、 有节奏和音乐性。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谁不希望能用一口标准的汉语跟中国
人交际呢?。自从那个时候我更加喜爱汉语,同时也日益注重自己的汉语发音能力。从
以前到现在,无论在汉语学习、 工作还是研究过程中我都一直对汉语语音特别有心
得。
众所周知,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语音障碍也是语言障碍的
第一个关口。虽然语音的重要性很强,可实际上在中国和越南关于现代汉语声母研究
及与越南语对比的论文或文章是寥寥无几的。依我所知,迄今为止唯有于 2001 年发表
过一篇题为:《论越南学生对汉语声母的听觉和发音偏误》 的论文。
因此,笔者基于汉语教和学的需求、汉语声母研究的背景再加上自己对汉语语
音特别感兴趣决定以《现代汉语声母系统考察(与越南语对比)》 为研究课题。
0.2.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
*掌握汉语每个声母音素的语音特征。
*在将汉语和越南语声母系统作比较的基础上以指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揭示越南学生现代汉语声母的偏误表现。
0.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笔者要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2
综述本课题的有关理论问题。
正确和详细地描写现代汉语和越南语的声母系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
考察越南学生现代汉语声母实际的发音情况并对学生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
0.4. 研究方法: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采用:描写法,对比分析法,统计法, 实验语音法,
偏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汉语和越南语声母系统进行详细地描写及比较以
求得指出两者每个声母音素发音特征的异同点。对学生汉语声母偏误的调查结果进行
统计和分类。根据统计结果可以了解偏误出现的频率、 偏误的表现情况如何。
0.5. 研究对象、范围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声母系统中每个音素的语音特征并与越南语声母系统
进行对比,进一步以兴安技术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为调查对
象,对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进行考察。
0.6.论文结构:
除了前言、 结语和参考文献以外,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问题综述
第二章: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考察及与越南语对比
第三章: 越南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情况考察3
第一章: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问题综述
1.1.现代汉语语音概说
1.1.1 什么是语音
世界上的声音各种各样,我们每天都被它们包围着。但到底什么是“ 语音”呢?有人
说语音是人发出的声音但拍手、 跺脚能说是语音吗?有人说 “ 语音”是人的嘴里发出的声音
但咳嗽、 打喷嚏也不是语音.........,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是否叫语音?自然界的声音不是人
类器官发出来的,所以不是语音;咳嗽、打哈欠虽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但只是一种
本能的反映并不起交际作用, 所以也不叫语音。
其实,顾名思义 ―语音‖ 就是 ―言语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换句话说语音是
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意义的载体。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
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 对于语音的定义可以总结为其三个要点: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
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等声音。
语音也不同于其他动物发出的叫声和人类发出的咳嗽声、鼾声等声音。
1.1.2 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理解语言的。语音的性质可从物
理(振动) 、 生理( 发音器官) 和社会(表示意义)三个方面来研究。
1.1.2.1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属于一种物理的运动,所以具有物理属性。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语音具有物理
方面的性质,也叫语音的自然属性。
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因振动而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
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振动波,这种振动波就是声波。(振动使空气质点发生疏密不
同的变化,形成声波)声波作用于人耳,由听觉神经传达到大脑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振动—声波—人耳听觉神经—大脑
传播声音最重要的是空气,但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里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或液体里传
播。
声波是一种纵行的疏密波。声波的振动有一定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4
振幅—振动的幅度。
周期—振动的周期。完成一个全振动需要的时间。
频率—空气质点在一秒钟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或发音体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即声波的频率)和发音体的大
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声带)
频率的单位叫赫兹,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 16—20000 赫兹之内。语音中音的
高低和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妇女 150—300 赫兹;儿童 200—250;男子 60—200。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声调主要是有音高构成
的。
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即声波的振幅)。振幅越
大,声音越强,反之越弱。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的力量强弱决定的。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在有的语言或方言中,音长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广州话:三[sa:m55] —心 [sam55]
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又叫音质。是不同的声音能够相互
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物体振动发出的音一般都是由复合波组成的,声音之所以有不同的音色就是因为除
了基音之外,还有各自的陪音,而陪音的多少、强弱、频率又是各不相同的。
纯音:只有一种单纯的频率。
复合音:不同纯音混合而成。
基音:复合音中频率最低的。
陪音:基音之外的音是陪音。
陪音的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呈现周期性,叫乐音。
陪音和基音在频率上没有整倍数的关系,呈现非周期性,叫噪音。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 3 种
-发音体不同。比如同是胡琴,有丝弦和金属弦之分;人的声带各不相同。
-发音方法不同。 比如同把胡琴的同根弦用手弹、 用弓拉不同;呼出的气流遇到阻碍用什
么方法克服。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把同样的弦绷在二胡和京胡上,由于琴筒不同,发出的声音不5
同;元音的发音,口腔是共鸣器, a 与 i 不同。
人类的发音体是声带,共鸣器是咽腔、鼻腔、口腔,就人而言决定一个音的音质的
除共鸣器、声带外,主要是由于声音的波形(纯音复合音陪音基音)。
总之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音色是语言用以区别不同意
义的基本要素。其他三种要素的重要性随不同的语言而不同。汉语中音高的作用极为重
要,音强和音长是次要的。
1.1.2.2 语音的生理性质(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示意图
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语音单位的差别是由发音器官
的不同而造成的。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6
根据发音器官在语音形成中的作用,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提供发音
原动力的肺和气管;作为发音体的喉头和声带;作为共鸣器的口腔、鼻腔和咽腔。
-肺和气管
肺是发音动力区。呼气(说话),吸气。
-喉头和声带
声带是发音体,声源区。喉头呈圆筒形,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当中有一对声带。声
带长度 13-14 毫米。中间的通路叫声门。声门可以打开或闭拢。人类的发音器官才从声带
到嘴唇有 170 毫米的通道。不说话时声门是开着的。
-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成音区。
口腔:上颚: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小舌
下颚:下唇、下齿、舌尖、舌叶、舌面、舌根
咽腔:在喉头上面,是口鼻食道会合的地方。可以活动的发音器官固定的发音器
官。
1.1.2.3 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语音具有社会性质。语音都是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
起交际作用的,这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语音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最
根本的性质。语音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声音,就在于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只有作为意
义的载体才能起社会交际作用。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音义结合不是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音词)。
+同样的意义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同义词)。
-语音是一个系统,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比如在普通话里,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大‖与―踏‖, ―罢‖与
―怕‖。而在英语中[p]虽然有别,但并不区分意义。比如: park,student。英语中清音浊音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普通话中不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有翘舌音(舌尖后音),
汉语许多方音无这一类音。
1.1.3 语音的基本概念
(1)音素7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比如 chuan,有四个音素 ch-u-a-n.音素的分为:
元音(母音) :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如 a o
e i u .
辅音(子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比如 b p m f 等。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 1) 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是否受阻。
( 2) 发音器官部位是否特别紧张。(元音均衡)
( 3) 气流的强弱。(辅音强,元音弱)
( 4) 声带是否振动,声音是否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总是振动的;发辅音, 有的声带
振动,有的不振动。
(2)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
成。
例如“飘”( pia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 (pi’ao)是两个音节。
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三个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汉语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如:儿化音节中音节与汉字不一致(一个音节两个汉字):课本儿( 3) ke benr( 2) 。
在快速朗读或说话时,出现两个字合成一个音节的情况: 我们( wom)什么
( shem)。
过去少数度量单位是两个音节合成一个字:( qian wa; limi; haili:俩:仨)音节
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如果对音节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语音的最小单位——
音素。
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 a
一个音节由多个音素构成: xue
音节的划分(确定)
+音响角度(从听觉入手)
+听觉角度(从发音入手)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8
(3)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 hao。如果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叫零声母,比如
“爱” ai。
声母与辅音的关系
-划分的角度不同
声母和韵母是中国传统的研究汉语语音的术语,古代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把每个字音分为
两部分。字音的前一部分叫―声‖,后一部分叫―韵‖,所以中国传统的音韵学又叫―声韵
学‖。声母和韵母是就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来分析的。辅音和元音是语音学上的术语,是
就音素本身的性质来分析的。
-范围不同
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都是声母。 ng 是辅音,但不作声母; n
既是声母又是韵尾。
韵母: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例如: cui。
韵母与元音的区别
-划分角度不同
-范围不同
韵母可由元音构成: ma jia kuai
也可由元音加辅音构成: kan ;feng
声调:
声调是某些语言中每个音节固有的,能够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
读法。 对声调调值构成起决定作用的是“相对音高”(与个人音域无关)。 调类是声调的
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汉语方言中最多的有 10 个调类。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按照传统习惯,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
调类(统称“四声”)。
阴平 音高由 5 度到 5 度,声音高而平,调值 55,称为“高平调”或 “ 55 调”
阳平 音高由 3 度升到 5 度,声音由中音升到高音,调值 35,称为“高升调”或 “ 35
调”9
上声 音高由 2 度降到 1 度再升到 4 度,调值 214,称为“降升调”或 “ 214 调”
去声 音高由 5 度降到 1 度,声音由最高音降到最低音,称为“全降调”或 “ 51 调”
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情况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 五度标记法” 来标记调值。请看下图:
声调的作用: ( 1)能区别意义。( 2)区别词性。( 3)产生韵律美。
如:妈 mā 麻 má 马 mǎ 骂 mà
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某些声韵组合相同的音节,用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可表达
不同的意义。如:
maiyan 买烟 卖烟 买盐 卖盐 埋盐 埋烟
guli 鼓励 孤立 故里
zhengzhi 政治 正直 整治 争执 正职
(4)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辨义作用归纳出的
音类。特点如下:
( 1)有区别意义作用
( 2)最小单位
( 3)语音系统
音位的归纳方法
将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加以比较,检验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凡是能
区别意义的,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属于同一音位。
音位变体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0
什么是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关系——类别与成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音位变体的分类
( 1)条件变体
( 2)自由变体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 1)对立原则——语音的辨义功能
是最为重要的标准。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互相替换之后就产
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如:
[kan51]干——[ kˊ an51]看
/k/: / kˊ /两个音位
( 2)互补分布标准
两个语音从来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就构成互补关系,可以归为同一个音
位。
拼音 音素 出现条
[ɿ] 紧接在 z[ʦ]、 c[ʦ‘]、 s后,如“字 zì[tsɿ]”
i [ʅ] 紧接在 zh[ʂ]、 ch[tʂ‘]、 sh[ʂ]、 r[ʐ]后,如“师 shī[ʂʅ]”
/i/ 其他情况下,如“你 nǐ[ni]” 、“家 jiā[tɕiA]” 等
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它们的分布条件又是互相补充的,这
两个音素就形成了互补分布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这一个音位
内所包含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音环境去识别这些音位变体。
如:
/a/——[a] [A] [ɑ] [ε ] 互补分布
( 3 相似原则
同一个音位的不同语音成分发音要相似、相近。
归纳音位还要注意:尊重语言的历史和当地人的语感,字母要少等等。11
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
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但有的音虽处于互补分布中,但语音差异过大,也不宜归纳为
同一个音位。如:
[m]——只出现于音节开头,作声母
[ŋ]——只出现于音节结尾,作韵尾
它们永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是互补分布的,但是语音差异大,仍归纳
为两个音位,这就是音感差异标准。
又如:
-i[ɿ] ——只出现在 z c s 后
-i[ʅ] ——只出现在 zh ch sh r 后
i ——出现在其他声母后
按互补分布原则可以将三者归纳为一个音位,然而按语音相近的原则,三者还有较
大的差异,因此很多人主张分为三个音位: /i/: /ɿ/: /ʅ/
语音近似原则要求归纳在一个音位里的变体应该语音相近,但这条标准较为模糊,
不如前两条标准客观。
1.1.4 记音的符号
记音符号是记录语音的符号。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从字形中看出读音来,
所以需要记音符号给汉字注音。
汉字的注音方式主要有:
记音符号: 反切、直音和注音字母(过去),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现在最常
用)
1.1.4.1 汉语拼音方案的一些问题
1956 年 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
于 1958 年 2 月 11 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汉语拼音方案之前的注音方法
( 1) 直音法
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例如:《说文解字》:“公,平分也,从八从厶,音司。”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2
( 2) 反切法
用两个汉字来注音。古人叫“反”或“翻”,也叫“切”。都是拼音的意思。其规则
是反切上字必须与所切之字同声母,同清浊;反切下字必须与所切之字同韵母,同开合和
四声。例如: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上字定声,下字定韵)
( 3) 注音字母
1917 年由读音统一制定的一套汉字拼音方案。字体为汉字笔画式。共有 40 个,其
中 37 供拼写北京音之用,其余 3 个用于方言注音。 1930 年改称注音符号。
( 4) 其他
A.威妥玛式(英)
英国威妥玛所拟制的汉语拼音方案。 1867 年提出。初作为外国使馆人员学习汉语的注
音手段。后扩大用途,成为音译中国地名、人名和有关事物名称的通用标准。拼法上部分
尖团音,用较多的附加符号。例如: t’ien(天), hsia(下)。
B.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我国文字改革史上,第一个由专家集体拟订的用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拼写汉语
的方案。 1926 年由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发表, 1928 年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第一式是
注音字母)由当时政府公布。例如: iou 幽 you 由 yeou 有 yow 右。
C.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1933 年提出。采用音素字母;不标声调;分尖团音,不写出舌尖元音等。 Latinxua
Sin Wenz.
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与用途
同过去的注音方法相比,汉语拼音方案有如下优点:
( 1) 符号数目少,基本字母只有 26 个。
( 2) 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便于国际上交流。
( 3) 字母音素化,用来记录或分析语音准确灵活,便于外国人学习汉语。
( 4) 给汉语注音,便于推广普通话。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
1)给汉字注音;
2)用于推广普通话;13
3) 用来音译人名、地名、科学术语等;
4) 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提供参照。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内容:
① 字母表;②声母表;③韵母表;④声调符号;⑤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
( 1)基本符号二十六个,数量较少,便于使用。
( 2)采用拉丁字母,利于国际通行。
( 3)字母记录汉语音位,简洁而实用。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来历及原理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
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
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
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
汉语拼音的一种吧。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 注音
字母” ,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
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
“ 汉语拼音方案” ,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汉字“ 拉丁化” 方案,于 1955 年—1957 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
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源于近代以来在中国开展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国的拉丁
化新文字是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在苏联创制的,其目的是在苏联远东的 10 万华工中扫除
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
当时的苏联政府把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中扫除文盲也列为苏联本国的工作任务,于是,
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
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 1929 年由莫
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 1930 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
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 1906 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4
母》和 1908 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 1926 年的国语罗马字和 1931 年的拉丁
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31 年 5 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
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 1931 年 9 月 26 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
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拉丁化新
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华工中推行,出版书籍 47 种,刊印 10 多万册,许多华工学会了
新文字,可以用新文字读书写信。
1933 年,拉丁化新文字介绍到国内。 1934 年 8 月,上海成立了“ 中文拉丁化研究
会” ,出版介绍拉丁化新文字的书籍。接着,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都先后成立了拉
丁化新文字团体,甚至在海外华人中也成立了这样的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据统计,从
1934 年到 1955 年二十一年中,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总共有 300 多个。 1949 年,吴玉章给毛
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
若、茅盾等人研究,于 1949 年 10 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
拼音方案。
在 1951 年,毛泽东就指出: “ 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
向” 。但是,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经过了反复斟酌的。毛泽东到苏
联访问时,他曾经问斯大林,中国的文字改革应当怎么办;斯大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
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泽东回到北京之后,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制订民族形式的
拼音方案。同时,上海的新文字研究会停止推广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产生。
1954 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
种汉语拼音方案 1600 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1955 年 10 月 15 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
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
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毛泽东报告,他说,民族形式方
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毛泽东同意采用拉丁字
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
1958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
音方案。这个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别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15
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它是我国三百多年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
音方案经验的总结,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1977 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 名从主人” 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
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
1982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 ISO 7098 号文件。国际标准 ISO 7098(中文罗马字
母拼写法)写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8 年 2 月 11 日)正式通过的
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
1.1.4.2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上最通用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国际
语音学会 1886 年成立于伦敦, 1888 年公布,已经使用了 100 多年。
国际音标的优点
符号和音值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一音一符,一符一音,不会发生标音含混的情
况。(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音标的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种语言的拼音字母,又有许多符号做补充。
标音的字形是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制定的,易于掌握。
宽式音标法与严式音标法
宽式音标法
用音标标记语音的方法之一。即同一音位的音素变化不论多少个,都只用一个音标来
标记的标音法。如/a/:[A][a]等。可以把音标数目限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严式音标法
对一种语言事实存在的每一个音素(不管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都用特定的音
标加以标记的标音法。如现代汉语中较低的舌面原因可属于同一音位/a/,而此法标记时,
必须分别标为[a][A]等.
1.2.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对比
1.2.1 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特点
语音是语言的音流,是语言的特质材料,是语言的外观形式。汉语语音包括音节,
句调,重音和节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的。
有些比较复杂的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三个部分。汉语普通话以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 Ket-noi.com kho tai lieu mien phi16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语普通话语音有下面几个主要特点:
没有复辅音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现代越南语是以河内音为标准音(该问题现在还在争论)。越南语语音系统是由二十
三个辅音,十一个单元音,三个双元音,两个半元音,六个声调和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
的。越南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数量都多于汉语。越南语语音系统中元音系统比较复
杂。
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一定的规则互相组合,构成汉语的 400 多个音节。汉
语中音节数量较少,开音节占优势,音节与音节间区分明显。同为有声调的语言,越南语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越南语有 157 个基本韵母和 6 个声调组合成 2 千多个音节。
汉语,越南语有着基本相同的音节结构类型,因此既可以用中国传统的音韵学的分
析方法,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去分析比较汉-越语的语音系统,也可以用国际通
行 的 元 辅 音 分 析 法 去 分 析 比 较 汉 语 和 越 语 的 语 音 系 统 。 从 辅 音 系 统 看 , 汉 语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等 21 个声母,加上作韵尾的鼻韵母
ng 共有 22 个辅音。越南语的语音系统由 22 个辅音(即声母)组成

Do Drive thay đổi chính sách, nên một số link cũ yêu cầu duyệt download.
Password giải nén nếu cần: ket-noi.com | Bấm vào Link, đợi vài giây sau đó bấm Get Website để tải:
You must be registered for see links
Last edited by a moderator: